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在美国地区一度引发热议并掀起生命教育热潮的小书。
作者是曾获波士顿环球报号角书奖(Boston Globe Horn Book Award)、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Award)等著名奖项的菲利普?胡斯。这本书是他受小女儿的启发,与大女儿一起合力创作的:
小男孩要踩扁一只小蚂蚁,小蚂蚁求饶,小男孩由此和小蚂蚁展开了一场对话……小蚂蚁告诉小男孩,自己其实和小男孩一样,有伙伴,有家,有家人,有小小蚂蚁需要照顾,它希望小男孩放过它,不要踩扁它。图书的*后一页画着一只大大的鞋子静止悬在上空,小蚂蚁在鞋底瑟瑟发抖。故事没有结局。
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小男孩的决定,而是对小读者抛出一个问题:你觉得小男孩应该踩扁小蚂蚁吗?
在美国,学校老师要求学生看完此书后做相关调查并课上讨论,讨论的问题有:1. 我们可以简单把蚂蚁当做害虫看而杀死它们吗?2.蚂蚁的存在有什么价值吗?3.蚂蚁也有情感吗?而在学校外,家长间也就本书进行热烈议论,关于一个一直以来被忽略的问题:看到孩子恶意踩蚂蚁的游戏,我们要不要制止?
有人觉得这样似乎有点儿小题大做,但家长和老师们并不觉得。一切都因为,这本简单的小书讨论的是最不简单的问题:生命!
比起其他教育,生命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直供给不足,许多孩子在这一环是缺失的,我们不禁思考:忙着关注孩子的情商智商、未来发展,却常常忘了关注孩子的爱心、怜悯心、如何对待比自己弱小的生命,以及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的能力,而生命的可贵,我们很少对孩子提及。如果在漫长旅途的开端就让孩子们明白:每一个生命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最珍贵的,孩子会不会更能懂得所有一切努力的意义?
读完本书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展开讨论。相信能讨论到的问题会有很多很多。
内容推荐
要是你正打算踩死的蚂蚁忽然抬起头,对你说话了,你会怎么办?你的朋友看你在那儿磨磨蹭蹭,又会说什么?这就是这本有趣又发人深省的图画书向你提出的问题。这本书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一大一小两个生命的奇妙对话,然而对话里涉及的话题却并不简单:关于生命——它一定会激发我们讨论到更多的话题。
我们都知道,懂得每一个生命的可贵,才能学会如何照料、丰富自己宝贵的生命。
生命教育对人的一生来说,应该是最基础,也是最必要的。
从谈论爱护一只小蚂蚁的生命开始,我们可以延伸很多。
在这里,正要被“我们”肆意踩扁的小蚂蚁,可以是小蚂蚁,可以是一个鲜活生命,也可以是我们的良善怜悯之心、时间,或者生命里所有珍贵的一切。
……
现在,是时候来谈谈什么是生命了。
作者简介
菲利普·胡斯,1947年5月31日,美国著名作家,著有大量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以及童书。菲利普第一部已出版作品读者对象为成人,但之后他把创作的大部分
注意力转移到童书上来,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菲利普?胡斯在创作时,经常和女儿们讨论创意、一起构思,他在童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曾获波士顿环球报号角书奖(BostonGlobe Horn BookAward)、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图书馆协会年青人最佳读物等众多著名奖项。作品有《喂,小蚂蚁》《这是我们的世界》《月亮鸟》《我们都在这里》等。
汉娜·胡斯,菲利普·胡斯的小女儿。她跟爸爸一起合力创作了这本书,并共同创作《喂,小蚂蚁》之歌。
媒体评论
“教育孩子,首要基础的是让他接受认同并自觉维护人类最一般的情感,接受最一般的价值观念,这些观念没有地域国界的区分,在善恶之上,全世界人的标准其实是一样的。”
——读者 琦天
“作为一个校内辅导员,我很热衷于给自己的学生推荐一些有意义又有个性的读物,当抱着这样的目的去搜索图书的时候,我发现了一本适合班级阅读的杰作,那就是《喂,小蚂蚁》……这是一本培养对生命多样化的宽容和尊重的绝妙好书,而且适合各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阅读。”
——美国《宽容教育》杂志
“让我们透过蚂蚁的视角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本欢快的小书也许会改变人们的内心。”
——伊·欧·威尔逊(E.O.WILSON,美国生物学家,生物多样性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