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马力甘和他的蒸汽挖土机

编号: 1554      精装
作者: 维吉尼亚·李·伯顿/文·图,赵静/译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年龄:
3-6岁
7-10岁
主题:

编辑推荐

    1999年11月13号,美国波士顿郊区查理河畔的西洛克波里正在举行一个开工仪式,一个新的社区公园将要在这里建成,这一天正好是《迈克·马力甘和他的蒸汽挖土机》出版60周年,于是这一天被命名为“迈克?马力甘日”。一晃十年过去,在迈克·马力甘这本书诞生70年之后,它的中文版终于和小读者们见面了。
    玛丽安是一辆红色的蒸汽挖土机,她和伙伴迈克·马力甘把她爱护得很好,他们在一起愉快地工作,可惜好景不长,新型的挖土机的出现抢走了蒸汽挖土机的“活儿”,玛丽安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可是迈克·马力甘和玛丽安不甘心,看了报纸上的一则新闻后,他们上路了……最后,像每个儿童故事都有一个完美结局一样,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伯顿笔下的很多主角,是非常生活化的建筑物或者交通工具,像小房子、小火车、蒸汽挖土机,这些本来没有生命的物体,由伯顿的神奇之笔变得生动起来。例如,这本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玛丽安,在图画中伯顿甚至都没有让她以拟人化的形象出现,玛丽安一直是沉默的,她不说话、也没什么表情,但她似乎无处不在,抢尽了“风头”——这就是伯顿创造的奇迹吧?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我把这本书读给两岁半的儿子们听,每翻一页,他们都会问:“玛丽安呢?”然后他们会指着那辆红色的挖土机,兴奋地说:“在这里!”
    对孩子的尊重是伯顿创作最重要的原则。伯顿曾说过,孩子是最率直的批评家。在自述中,她提到:“我创作的这本书不是《小火车头》(Chow Chow),而是《简妮弗·林特》,有关一粒灰尘的故事。我和我的朋友们都觉得这个故事不错,但是13个出版社都不这么想。退稿后,我把故事都给三岁半的阿瑞斯听,我还没读完,他就睡着了。从这件事中我学到了很多,从此以后,我会把我的故事一遍遍地都给我的孩子听,观察他们的反应,然后修改故事……对于图画,也是如此。”
    孩子不仅仅是伯顿作品的批评家,还是创作的“伙伴”。在《迈克·马力甘和他的蒸汽挖土机》的第39页有一行小字:“感谢迪克?波肯布什想出这个好主意。”据说,当伯顿创作这本书时,写到迈克·马力甘和玛丽安挖好了地下室,却忘了给自己留一条上来的路,就不知道这个故事该如何编不下去了。正好迪克?波肯布什和家人一起到伯顿家做客,当时12岁的迪克想出了这个好主意。很多年后,迪克还为自己给这本经典儿童绘本做出的“贡献”而无比自豪——尽管伯顿把“波肯布什”拼写错了。伯顿还把自己的孩子也»-进了本书中——那个出主意的小男孩就是以伯顿的二儿子麦克作为原型的。
    翻译伯顿的这本经典童书,对译者是一种荣幸,也是很大的挑战。她的文字像音乐,有很强的节奏感,像一个个音符在纸上跳动,这些音乐在翻成中文的过程中还能保留吗?她的文字还是图画的一部分,随着画面的流动而变化多端——在这一页是对称的梯形,到另一页又是渐变的弧形。汉语的简洁使得重现英文字母组成的种种图案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任务”,在翻译的过程中,严谨的编辑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包括要根据排版的“形式美”对每句话做出增删,只是为了让这一页的文字组成的图形更接近伯顿的原着……
    在写这篇介绍文字的时候,我在电脑里看到初稿的翻译时间——2008年8月,在一年的时间内,译稿做了多次改动,只是希望每一次的“推敲”都能让这本书离孩子们更近一些。在这里,要谢谢出版社的编辑,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修改意见,也谢谢我家两个“最率直的批评家”又萱、又葳,我把这本书都给他们两人听,听完他们就大叫:“妈妈,从头再讲一遍吧!”

 

内容推荐

    1999年11月13日,美国波士顿郊区查理河畔的西洛克波里正在举行一个开工仪式,一个新的社区公园将要在这里建成,这一天正好是《迈克·马力甘和他的蒸汽挖土机》出版60周年,于是这一天被命名为“迈克·马力甘日”。一晃十年过去,在迈克·马力甘这本书诞生70年之后,它的中文版终于和小读者们见面了。
    迈克.马力甘和他的蒸汽挖土机玛丽安一起,开山辟路、挖通江海,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玛丽安是一辆红色的蒸汽挖土机,她的伙伴迈克·马力甘把她爱护得很好,他们在一起愉快地工作,可惜好景不长可是新型挖土机的出现,抢走了他们的工作。
    迈克爱玛丽安,舍不得把她丢弃在破旧的砂砾坑里生锈、散架,他仍然相信玛丽安一天挖的土够得上100个工人挖一周。直到有一天,迈克在报纸上看到砰砰镇要建新的镇中心半工楼,于是,他们出发了……像每个儿童故事都有一个完美结局一样,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这是凭借《小房子》获得了凯迪克金奖作者维吉尼亚?李?伯顿的又一部力作,蒲蒲兰绘本馆相继出版了他的《凯迪和一场很大的雪》和《生命的故事》。

 

作者简介

    维吉尼亚·李·伯顿(Virginia LeeBurton)1909年8月30日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牛顿中心。她的母亲是个诗人、音乐家,父亲是麻省理工学院的首任院长。伯顿从小就生活在充满艺术气息的氛围中,在她童年时,人们聚集在市中心唱英格兰民歌、围着五月柱跳舞,父亲的礼物不是玩具而是故事书;8岁时,伯顿全家搬到加科福利亚的一个小镇,那里住着很多艺术家,镇里有三座剧场,经常有各种表演、彩排。
    虽然她得到与纽约的芭蕾舞团签约的机会,但因为要照顾腿部意外骨折的父亲,伯顿放弃了心爱的舞蹈事业留在他身边。她在波士顿的一家报社找到一份给探访各界艺术家的小栏目画插画的工作,领导她的是当时一位知名的艺术评论家。在随后的两年半中,她画了大量当时杰出的舞蹈家和演员的速写,为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伯顿从孩子的玩具世界获得灵感,作品中丰富的幻想也来源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她曾说:“为儿童写书或者作插画,最好和他们一起工作……孩子们住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才是最严厉的评论家。” 在凯迪克奖的获奖感言中,她深有感触地说道:“在我与孩子们合作创造的过程中,学到了几样东西。首先,绝不能‘写低’了孩子们……此外,他们的思维清晰而敏锐,每一个细节,不管它多小,都必须具有本身的趣味和意义,同时还必须符合书的总体设计。”
    伯顿的作品中最受欢迎的包括:《淘气的小火车头》(1937)、《迈克·马力甘和他的蒸汽挖土机》(1939)、《小房子》(1942)、《凯迪和一场很大的雪》(1943)和《生命的故事》(1962),其中《小房子》更是为她捧得了1943年的凯迪克金奖。她对每一部作品都要花费数年去精心制作,虽然文图全部由她创作的作品只有七本,但她却被公认为“20世纪美国最代表性的绘本作家”。

书摘与插图
会员评论

您还没有登陆或者借阅过此绘本,无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