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故事

编号: 1873      精装
作者: (美)盖尔·E. 海莉/文·图,王林/译
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年龄:
3-6岁
7-10岁
主题:
民间故事

编辑推荐

    ★ 荣获1971年凯迪克银奖!
    ★ 凯迪克金奖与凯特·格林纳威奖双料得主海莉的经典作品!
    ★ 扫一扫书中所附的二维码,可立即欣赏本书的音乐动画视频。
    这个故事改编自非洲的一个古老传说,是一个关于故事的起源的故事。对于每一个爱听故事的孩子来说,了解故事的起源和故事的来之不易,将会让他们心里对故事以及故事的创作者产生一种肃然起敬的感情,也会帮助他们更好地阅读每一个故事。
    这本书以木刻版画的方式呈现,用色大胆奔放。明媚浓烈的颜色透露出强烈的异域风情,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目光。无论从故事,还是从画面风格来看,都是一本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的经典绘本。

 

内容推荐

    在很久很久之前,世界上没有故事可听,因为所有的故事都属于天神纳亚密,他把故事们都锁在宝座旁边的金盒里,不肯放出来,不给人讲也不给人听。蜘蛛人安拿生想买天神的故事。天神提出购买故事的价钱,要用三样东西来交换所有的故事。那可不是很容易获得的三样东西。
    那三样东西是什么?安拿生能成功获得这三样东西吗?天神能遵守承诺把故事换给安拿生吗?如果安拿生得到了故事,他会怎样对待这些故事?
    翻开《故事的故事》,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作者简介

    盖尔·E. 海莉,美国作家、插画家。1939年,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这位擅长重述神话与民间故事的作家从小就爱好阅读,她说过:"我的圣殿是夏洛特公共图书馆--一座藏满童书的古老、庄重的建筑。"对海莉影响*的还是她在《夏洛特观察者报》工作的父亲,海莉会在周六去父亲的办公室,据她回忆,"在美工部和印刷间,我沉浸在伴随图像艺术产生的令人兴奋的气味和声音中,从那时起,制作书籍的油墨和树胶胶水就已经在我血液中了。"
    长大之后,海莉先后在里士满专业学院和弗吉尼亚大学求学,学习绘画。1962年海莉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自己的图书。她最著名的作品《故事的故事》,是对非洲民间故事的重述,荣获了1971年美国的凯迪克金奖,根据这本书改编的电影还获得了捷克斯洛伐克儿童电影节奖。在1973-1980年她与丈夫一起移居英国,这段时间她创作的《邮局的猫》又获得了1976年英国的凯特·格林纳威奖。回到美国之后,海莉在北卡罗来纳的阿帕拉契州立大学教授儿童文学的写作与插图绘制以及关于木偶戏的课程。

 

媒体评论

    文图俱佳
    ——《出版商周刊》

    作为一位作家和语言学理论工作者,这本书是我终身的良师益友。这本书里蕴含着一些微妙的复杂性,你不容易一打眼就看出来。但是如果你喜欢研究语言学,或者如何讲故事,那么你应该读这本书,如果你喜欢听故事,你也应该读这本书。
    ——美国亚马逊读者

 

前言

    故事的故事
    文/李少白
    在做阅读推广的活动中,总是会遇到一些尴尬的事。参与的家长往往忽略绘本讲读的环节,多在意的是有没有礼品或可视的东西能带走。故事成了附庸,赠品成了正品。让人不免感受出一句成语来--买椟还珠。
    故事就这么不值钱吗?
    不如先听一个故事。
    在遥远的年代,在遥远的非洲,所有的故事都属于天神纳亚密。他把故事锁在宝座旁的箱子里,不给任何人听。于是蜘蛛人安拿生织了张网到天上,请求纳亚密赐予他故事。天神出了三道难题。如果安拿生可以找到张牙舞爪的金钱豹欧斯波、毒刺似火的大黄蜂莫博瑞,还有从没人见过的仙女莫提亚,就可以把故事换走。当然,跟所有经典的民间故事一样,安拿生凭着勇气和智慧,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获得了天神的青睐,也获得了那么多、那么多、那么多的故事。从此,故事讲给了村民,故事洒满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这是一个关于故事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故事流传了很久很久后,被写成了一本绘本,名字就叫《故事的故事》。
    蜘蛛人安拿生历尽千辛万苦,*终找到了故事;而安拿生的经历,本身又何尝不是一段精彩的故事?《故事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故事曾是多么高远与珍贵,人们对故事的追求又是多么强烈与坚定。安拿生是一个传说,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却有过无数个真实的安拿生,在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肤色的人群中,用金钱换过故事,用脚步寻访过故事,用才智创造过故事。故事里有着光怪陆离,有着感天动地,有着无限风光;故事外也曾颠沛流离,也曾腥风血雨,也曾恍若今昔。多少人在故事中共鸣,在故事外重新面对人生。
    只不过是个故事,只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句话,却在辗转流传中,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腾,成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脸谱,成了一个人的心灵家园。
    故事又岂是金钱和物质可以来衡量的?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农村,赤日炎炎的夏历五月,几家共用一个打谷场,将刚收割运来的麦子堆成麦垛,垛在打谷场的周沿。在农活几乎全凭人工的当年,脱麦粒是件又脏又辛苦的活儿。太阳底下晒着,还要忍受麦芒的刺痛,呼吸着扬尘。只有午饭时,大家才会找个有树荫的地方坐下来,喝着橘子粉泡的水,吃着煮咸鸡蛋,享受一下惬意的时光。在记忆中,那样的时光不只是惬意,还有些浪漫。因为总会有一两个大人,会把小孩子拢在面前,绘声绘色地讲故事。特别奇怪的是,这些大人的肚子里的故事好像是用之不竭的,而且他们讲起来的感觉真的是生动无比。在干净清澈的天空下,听着朴素又奇谲的故事,整个童年都变得如诗如画。在多年后想起,甚至会怀疑,那么美的画面,那么童话的经历,是真的发生过的吗,或者其实是自己在成人世界里幻想出的一个故事?
    那些场景在今天不断地跟安拿生的《故事的故事》交叠着。打谷场的故事多是民间故事,讲故事的大人就是普通的大人。像一首歌里唱的,故事本来就是故事。也许当年创造故事的人,当时讲述故事的人,遭遇过波折与艰险,但故事本身,随风飘散,无论是在大富之家,还是在贫民小屋,无论是学者的书中,还是在水手的船头,只要有一对愿意去读去听的眼睛和耳朵,故事就会在你的心里落地生根。
    你或许不认识安拿生,或许会忘了那个给你讲故事的人,甚至是模糊了故事的段落,但你一定在当初被故事拨动了心弦,并在日后成长的岁月中,踩着故事的印迹,活在似与不似之间,活成一个独特的自己。
    故事是从天神纳亚密那里获取来的,所以故事充满魔力。
    故事是安拿生通过完成任务获取来的,所以故事充满智慧与勇气。
    故事是安拿生用来讲给村民,讲给全世界,讲给你我听的,所以故事充满善良与崇高,充满人性与关怀。
    故事不是三五块钱买来放在手里满足欲望快感的赠品,故事是漂洋过海穿越时空滋润一代又一代心灵成长的正文。
    在这个关注事故多过关心故事的时代,在这个用手指敲段子强于用笔组织段落的时代,在这个宁可花钱吃垃圾食品也绝不借书来读的时代,我们从田间地头搬进了高楼大厦,我们手中的锄头换作了手机电脑,我们的眼界触及到了整个地球以至外太空,却再也没有心思与时间,去安静地听一段故事,一段老故事,一段把人当做人、把孩子当做孩子的故事。
    所幸,对我们这些人来说,还有绘本,还有《故事的故事》。
    与金钱物欲无关,与形式主义无关,与口号信仰无关。因为故事本就是故事。
    只是,我们也会有小小的私心,相信安拿生也有,也许这正是他去找寻故事的原动力,那就是,即便有些人不认同,但还是希望会有更多的人,特别是孩子,有机会坐在绘本面前,听一听故事。更为希望的是,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听完一个故事后,眼神里满含着满足与愉悦的光,并激动地对你说:
    "还想听!"
    这三个字,值得用一生去交换。

书摘与插图
会员评论

您还没有登陆或者借阅过此绘本,无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