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内容推荐
生活中的问题,不都是只有唯一的答案,也不都是只有一种思维方式。每个人应该自己去发现,去寻找,去创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关于生活的意义,十二组队里的观念在这本书里展示——有些人认为,生活总是平淡无奇,但也有人认为,每天的生活都充满惊喜;有些人认为生活是一种快乐,但也有人不这么认为……那么,你认为呢?
作者简介
奥斯卡·伯瑞尼弗, 哲学博士,培训师,曾就职于许多国家,致力于组建成人哲学工作室以及儿童哲学应用普及工作。曾经为“儿童哲学学习”系列丛书撰稿,另有专著《青少年哲学问题》。他为法国纳唐出版社撰写的“小哲学家”系列绘本被译为多种文字。除此之外,
媒体评论
打开这套书的时候,你会觉得新鲜,甚至惊讶:因为这书里只有问题,没有答案。也就是说,你必须自己面对问题了。
而且,所有的问题,都有两种完全对立的意见,你有可能赞成其中的某一种,但你无法不进行思索。这样,你的独立的思维就打开了。
这样的思维机制应该从小就打开的。它们已经被关闭得太久了。幸而,现在还不算太晚。如果因为一本书,你在很小的时候开始了独立思考,那么,你真应该感谢它。
大约半个世纪以前,中国有过一本很流行的图画书:《这样好,这样不好》。那是从苏联引进的,是苏联一位大诗人的作品,配上了很有趣的画。每两幅画成为一组,如开头两幅的文字是:“雨后出太阳,照得多明亮,这样很好。”“正要出门去,碰到下大雨,这样不好。”这书很有童趣,让孩子们印象深刻,但无论什么事都要作出“好”和“不好”的判断,正体现了那一时代的特色。
现在这套儿童哲学启蒙绘本正好相反,虽然它的画面也是一组一组的,但你几乎没有办法说出哪个“好”哪个“不好”,或者哪个“对”哪个“不对”。
比如:“有些人认为,爱不能是单方面的。单方面的爱毫无意义,只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但也有人认为,爱就是付出,不求回报,因为只有付出才可能获得幸福。”哪一种说法对呢?好像是前一种对,因为“单方面的爱”的确会带来痛苦。可是,后一种也没说错啊,因为,爱的确是“付出”,是“不求回报”的,如每一点付出都要计算回报,那就不是爱,那就是交易了。看来,两者都有道理,而它们又如此对立,世界的复杂性开始呈现出来了。
又比如:“有些人认为,我们很忙的时候,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的时候,生活才有意义。”“但也有人认为,只有在我们什么都不需要做的时候,我们能够静静地欣赏时光流逝的时候,生活才更有意义。”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赞成前一种,因为“意义”总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的,什么事情也不做,只会感到无聊,哪里还谈得上意义呢?但对一个长期处于忙碌中的人来说,只有在他不忙碌的时候,在发呆的时候,才会开始静下来,他的各种感觉、记忆、猜测、判断、想象……才能进行归类、整理,思路也才会活起来,他作为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才会完整起来。看来这两个方面,“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和“能够静静地欣赏时光流逝”,对于人来说,都是需要的。问题是要掌握好二者的度。可是,这“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多到什么程度,“什么都不需要做的时候”要延续多久,才会感到生活*有意义呢?依然没有答案!因为,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回答;而每一次回答都不应该是*后的回答,有时候,你很有可能还想多工作一点,或还想多休息一点;你原先对自己的了解并不一定是对的,而且你自己也是处在变化中的。这就可见,那些事先定下的“对”与“好”,由别人替你决定的“对”与“好”,其实大多是靠不住的。
读这套书,就是让儿童自己面对世界,面对问题的,是要由你自己去思想的。问题会越想越多,也会越想越复杂,想过之后,你就不会怕问题了,那时你已从思想中找到了乐趣。是的,这是人类才有的乐趣,是一种高级精神活动。现在的好多童书都只管逗人乐,好像越浅薄越热闹,儿童就越喜欢,却从来想不到思想其实也是一种乐趣。如果儿童人小到大,从来不知道思想的快乐,那是很可悲的,也是很可怕的。
让我们从小和世界“面对面”,从小就想一想关于“爱”、“友谊”和“生活”的问题吧。——刘绪源(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阅读推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