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回来了

编号: 0613      精装
作者: 方轶群/文, [日]村山知义/图
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年龄:
0-3岁
3-6岁
主题:
朋友
已被借阅
放入收藏夹

编辑推荐

    ★ 一本传递冬日温暖的图画书!
    ★ 荣获全国(中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一等奖!
    ★ 被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列为喜欢的50本图画书之一!
    ★ 日本图书馆协会选定图书!
    ★ 本故事于1965年被引进到日本。1987年被制作成图画书,截止2014年,已经被重印了66次!

 

内容推荐

    大雪纷飞,山野中白雪皑皑。小兔家中快没吃的了,所以出门去觅食。小兔发现两根萝卜,他很高兴,想吃一根,留一根。这么冷的下雪天,小兔想到小驴肯定没有东西吃了,就送了一根到他家里。小驴出门找吃的东西了,他找到一个红薯后回家了。小驴回到家觉得奇怪,家里为什么有根萝卜呢?小驴想到小羊没有东西吃,就把萝卜送到了小羊家……小鹿看到家里突然出现的萝卜,想着这么冷的雪天,小兔肯定没有吃的东西,就准备送给小兔。
    小鹿来到小兔家一看,小兔正地在睡觉。小鹿轻轻放下萝卜离开了。
    不久小兔睡醒了,他惊讶地发现:萝卜回来了!
    小兔想了想,马上明白了:这应该是好朋友送给自己的。

 

作者简介

    方轶群 (1914~2007) 江苏苏州人。1934年毕业于上海民立中学。历任中华书局编辑所编辑,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编审。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写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并写下了著名的《怎样写得浅》理论文章,这对有志于低幼儿童文学创作的作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至今仍被许多人捧为至宝。
    村山知义(1901~1977)生于日本东京。从东京大学退学,去德国游学,将德国的表现主义美术运动介绍到日本。参加过共产主义文学运动,活跃于戏剧演出。战后创建"新协剧团",后改组为东京艺术座。创作过书籍《忍者》(全五卷,岩波书店)、绘本《巨人的风车》(理论社)等。

 

媒体评论

    传递冬日温暖的图画书
    --《萝卜回来了》
    [日]松居直/著
    冬季寒冷的日子,父母与孩子相互依偎着、静静地、悠闲地享受着故事的快乐,这是最美的图画书体验。在愉快的语言氛围的笼罩下,家中洋溢着喜悦的温情。
    特别是平日忙碌的父亲,把孩子轻轻放在自己腿上,给他读图画书的时候,父亲身体与内心的温暖便传递给了孩子,这对孩子们来说将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记忆。对孩子心灵的培养,就是在这样的时刻完成的,这是他人无法替代的事情。
    在以冬天为背景的图画书中,有一些给人印象很深的作品,《萝卜回来了》就是其中之一。当人们被封闭在风雪交加、冰天雪地的寒冷世界中时,内心大概不会再关注外面的世界,而愿意找点快乐的事情,在幻想世界寻求温暖。《萝卜回来了》就是这样一本我想请大家一定要看的图画书。
    大雪天,快没有食物吃的兔子出门去找吃的。她发现了两根好吃的萝卜,一根留给自己吃,另一根送到了朋友驴的家中。
    驴不在家。后来驴把萝卜送到了山羊的家。山羊呢,又把萝卜送到了鹿那里。转了一圈,最后这个萝卜被送到了大家想不到的地方。被送到哪里了呢?
    四十多年前,我在中国读到了这个故事,很快它被法国和日本做成了图画书。这本图画书巧妙地使用了故事中常见的"循环"手法,精彩地导入孩子们喜爱的重复性语言。它不是强调教育意义,而是快乐地讲述了对他人的关心。虽然彼此都不知道赠送东西的物主是谁,但通过这根"萝卜",却让人感受到有人惦记着自己。
    这本书的图画,是已故村山知义先生的杰作,他是日本首屈一指的舞台艺术家、表演家、《忍着》小说的作者,也是我从小就很喜欢的儿童插画家。
    --选自《松居直喜欢的50本图画书》

    "重复"的魅力
    阅读推广人 饭妈/文
    经常有学龄前幼儿家长和我抱怨,说孩子的读书口味太"独特"。家里买了那么多的有内涵的好书,可小朋友就是不买账,成天就翻来覆去地选那么几本书,不停地读啊读啊。家长们甚至说:"我念得都想吐了。"每每回想起他们说这句话的神情,我都会忍俊不禁。
    既然小孩子们的口味都这么难琢磨。那么我们就用《萝卜回来了》这本书来讲一讲,小朋友到底喜欢怎样的故事。
    最初拿到这个绘本,作为一个成年人,即便只看封面,我也已经把故事的情节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了:故事情节很简单,它讲的是冬天里的小动物如何分享自己找到的食物的故事。真是个太普通不过的故事了!但是,在孩子们的眼里,他们看到的是怎样一个故事呢?
    《萝卜回来了》 跨页横版的大开本画面,冲击着孩子们的视觉,成功地把孩子们环抱了起来。画面中的小动物该戴帽子的戴帽子,该围围巾的围围巾,主角小兔子甚至还穿了一双荷兰特色的尖头木鞋。整本书,画风简洁,主题突出,细节却不马虎。
    一个学龄前孩子,能够在没有文字说明的情况下,从图画中自己看懂一个故事--这样的绘本,才能算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幼儿绘本。从这一点来说,《萝卜回来了》无疑是合格的。因为就算你擦掉所有的文字,这本书也是一本情节完整的故事书。
    那么像《萝卜回来了》这样的故事,最吸引孩子的是什么呢?其实说白了就两个字:"重复"!
    重复的情节,重复的画面设计,还有重复的人物出场方式。孩子们差不多在两岁左右,会进入让人头大的秩序敏感期。所以,这也解释了他们为什么对重复的行为非常偏好--他们喜欢每天坐同样的位置,反复尝试同样的食物,以及每天让你讲同样的故事。于是,《萝卜回来了》这样的故事,便成为了他们床头案几上"钦点"的书。
    它有重复的情节--找食物,发现多一个食物,送食物;还有重复的人物设定,一样的出场方式,一样的心路历程,一样的行为方式;甚至就连画面的设计都是在循环中重复着--除了*后一页收场的小兔--故事里每个小动物都占用了6页(共3个大跨页画面)的量,不多不少,不偏不倚。在这样循环重复的设定中,孩子们享受着有秩序的世界,享受着自己可以预见的情节,享受着同样的画面里的不同的小细节。
    故事最后,萝卜还是回到了兔子手里,这一幽默的轮回会让孩子们在哈哈大笑的高潮中,结束阅读。至于 "懂得分享的孩子才是个好孩子"这样的中心思想,我看还是留给咱们大人自己总结罢。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当孩子处世遇到矛盾的时候,我们可以拿出来和他们讲一讲。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用白不用!

书摘与插图
会员评论

您还没有登陆或者借阅过此绘本,无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