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 该丛书其它绘本:

编号: 0916      精装
作者: 蔡兆伦/著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年龄:
3-6岁
7-10岁
主题:
生命教育

编辑推荐

    1.2016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主题佳作奖特别提名奖
    2.丰子恺儿童图画奖佳作奖
    3.金鼎奖最佳儿童及少年图书奖
    4.台湾文化部门“儿童文化馆”年度绘本动画选书
    5.台湾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等十余项大奖
    一般人的生活中,视觉活动约占70%,然而,当今天我们“看不见”,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看不见》的作者蔡兆伦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看不见的路要怎么走?看不见的书要怎么读?看不见的危险要怎么躲避?看不见的感觉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创作了这本让孩子体验视障者感受的绘本。
    作者蔡兆伦以黑、白色调为主,用简单却有着强烈对比的线条勾勒出图像,每一页的画面连贯且充滿了韵律,循序渐进地描述一个“看不见”的男孩,戴着眼罩从家里走到公园,用其他感官类接触生活环境的过程。小男孩的独白道出了看不见的种种感受,当我们看不见時,肢体动作慢下來,相对的,我们身上的其他感官会变得敏锐,在书中,作者用文字让读者听见声音:轰、汪汪汪汪、砰砰砰……,图像呈现出看不见的小男孩心理的状态——害怕、不安、恐惧、紧张、疑惑。各种感觉被放大,安全感却缩小了。当小男孩把眼罩拿下來后,眼前出现的是一座色彩鲜艳、充滿奇幻的公园,这是作者的巧思,利用色彩对比让孩子了解“看见”是珍贵的事,同時更体会了视障者的感受,进而培养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内容推荐

    本书斩获国际级的华文儿童图画书奖——丰子恺儿童图画奖佳作奖、金鼎奖最佳儿童及少年图书奖、台湾文化部门“儿童文化馆”年度绘本动画选书、台湾好书大家读年度*少年儿童读物奖等十余项大奖。
    这是一本用心体验视障人士感受的温暖绘本。故事在一片黑暗中开始,男孩在什么也看不见的情况下,摸索着下楼梯,走到户外,面对外在充满吵杂声响,心里充满了举步维艰的恐惧……直到——“好可怕,我不玩了!”我们才知道原来是小孩们戴眼罩体验黑暗世界的游戏。视觉恢复后,我们看见了小孩在公园里玩耍,大人们带着小孩尽情地嬉戏,还穿插了戴王冠穿便衣的国王,抱着猫的蒙娜丽莎和大金刚等想象的事物……在黑与白色调的场景中,突然出现的这片色彩,格外鲜明亮丽,让人顿时感觉,看见真好!
    本书整体画面设计不落俗套,也善用象征的符码图形,例如画面中出现怪兽的形体,隐喻现实中暗藏的危险和威胁,传达他们好像身处在外层空间世界般的惶恐心情;不同的符码表现不同的声音,让无形的“听觉”以有形的“视觉”来显现等,这些都是匠心独运的手法。

 

作者简介

    蔡兆伦,生于台湾,曾经从事卡通动画师、美术编辑等工作。目前为插画师,绘制漫画、儿童插图、童书绘本多年。个人创作两本图画书:《我睡不着》(国语日报出版),获得第四届国语日报牧笛奖图画书首奖。《看不见》(小兵出版社出版),获得第37届金鼎奖最佳儿童及少年图书奖。《中国原创图画书系列2》插画者。

 

媒体评论

    感官的体验
    ——《看不见》导读
    宋珮(艺术工作者)

    图画书拥有一种奇妙的特质,就是书中的文字和图画出口了叙说故事之外,还能唤起读者各种感官和肢体的回应,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或触觉,以及动作的参与。往往,文字会借着不同的语气吸引读者进入描绘的情境,生动地模拟各种声音与味道,帮助读者身临其境,而图画书则更进一步的运用线条、色彩与性状强化各种感受与情绪。
    作者并利用版面构成、字体设计和各种符号,表达出声音、气味、风和碰撞的效果,显示男孩感官接收的讯息及反应。接着作者又运用超现实手法强化男孩内心的不安,例如借由恐龙,以及弹珠游戏上的洞与迷宫表达恐惧;让他孤立在太空中暗喻迷惑与无助,等到他再也无法承受,我们才发现,原来他是在和朋友玩“看不见”的游戏,其实,书名页安排的眼罩已经埋下伏笔。
    最后,作者设计了一幅从中间打开的大跨页,让读者也同样感受男孩拿下眼罩的惊喜,眼前是充满色彩与细节的公园,更有趣的是,公园里既有真实的人物、游乐器材,也有各种不可能出现的动物与童话的想象,鼓励读者在其中寻找、分辨,读出作者精心设计的幽默趣味。这一幅彩图与之前的黑白图画形成强烈的对比,强调拥有视觉的美好感受。《看不见》的经验等同于眼盲,而这是作者显然想向孩子传达的讯息,并和前后蝴蝶页做了连结。
    如此看来,图画书的文字与图画之所以要诉诸感官经验,是因为唯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孩子认识世界、体会不同的文化、了解自己以及别人的感受,而这本书的作者显然也以此为创作目的,默默地努力不缀。

书摘与插图
会员评论

您还没有登陆或者借阅过此绘本,无法评论!